<保健食品中抗氧化成份未来发展之技术预测>-黄怡菁、姚念周

前言

  技术预测是政府建立科技政策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源自1996年经济部透过MIC从日本 MRI及美国 SRI分别引进技术预测的方法;初期应用于电子、通讯、光电等产业,逐渐推广至生技、保健食品与化妆品等,但针对单一技术主题之研究,目前在生技食品、保健食品的领域尚属新创。感谢交通大学科技管理所袁建中教授指导、ITIS计画-技术预测模式之建立与应用(六)经费及与论专家协助问卷完成。

摘要

  本研究因全球含抗氧化保健食品之总产值正快速成长,而“含抗氧化成分之保健食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希望藉由瞭解保健食品的市场现况、保健食品功能的演进及抗氧化成分将具有的特性与趋势来找寻并预测新的抗氧化成分特性及其所需技术。首先利用生长曲线法针对保健机能中,过去20年内各功能之国内相关文献的分析来观察研究方向的趋势。并透过德菲法(专家意见法)瞭解潜在、新兴的抗氧化技术之特性,归纳出潜在的抗氧化技术特性后,再採用相关性类推法预测新技术的成长曲线,并佐以近期发生之新兴抗氧化剂作为验证,以推估2008年抗氧化剂之各项技术特性。结果发现新的抗氧化剂必须具备分子量小、热安定性高等等特性;并针对此类特性的抗氧化剂所需要的生产纯化技术进行预测,并将研究方法建立为此领域技术预测的初步模型。期使对保健科学研究可以提供数量化的参考值,作为策略规划及开发方向的参考资源。

研究目的

►技术预测资料库的充实
 针对保健食品产业中功能成分特性与技术预测,持续探讨技术预测方法与其适用范围及特性。
►个案实证
 针对保健食品中之抗氧化成分进行个案实证研究,并以商品化现况研究佐证。

研究流程

►分析过去使用过的抗氧化剂
►找出抗氧化剂的各项技术指标特性
►进行德非法调查
►以近期发生之新兴抗氧化剂作为验证
►推估2008年抗氧化剂之各项技术特性

研究结果

根据研究过去所使用的抗氧化剂,综合初步专家讨论所拟定之技术指标

►抗氧化剂的来源
 目前的来源有柑橘类、无花植物、豆类、十字花科、动物及茶叶、微生物发酵产品如纳豆、天贝等以及中草药….等我们归纳出色深、味酸、味苦及味涩似乎是含抗氧化成分的材料的特性。抗氧化物质包括多酚类、类胡萝蔔素及花青素等
►各种抗氧化剂之抗氧化力指标
 延缓LDL氧化、清除自由基、活性氧及螫合金属离子等能力、还原力、 DPPH自由基的捕捉能力及抗油脂氧化能力
►量产技术
 栽种、组织培养、发酵、萃取、纯化、分离及加工製造
►成本
►抗氧化力的稳定性
 抗氧化剂本身极易氧化,希望具备使之保存最久、作用最久
►抗氧化剂之吸收与利用率
 生物体中具有之抗氧化系统之分子较大,不易补充

二十年内硕博士论文中抗氧化、血脂、肠道及免疫等主题的篇数成长(生长曲线法)

未来的抗氧化材料应该具备哪些特色 (德菲法)

►抗氧化能力
►加工安定性
►原料价格
►原料中抗氧化成分之含量
►抗氧化成分之溶解性与应用性,不同的抗氧化物质可能有不同的适用对象 (油性食品、水性食品或化粧品) 及使用目的
►天然
►有长时间使用记录
►无副作用
►分子量小
►商品化可行性

已发现的天然抗氧化剂有何缺点

►本身易氧化-不稳定、不容易保存、不适合加工食品使用
►溶解性不佳- 加工适性低
►感官特性有酸、苦及涩味 接受性不好-加工适性低,仅能以胶囊锭剂方式呈现
►稳定性不高-因为本身容易氧化而来
►实用性不大-加工适性低而导致可应用范围小
►含量不高
►原料有限
►不易量产

未来新兴的抗氧化材料应用在食品上时会需要的技术支援(依专家意见出现频率高低排列)

►萃取技术
►胶囊化技术
►溶解/溷合 乳化技术
►安定化技术
►粉末或造粒技术

影响未来新兴的抗氧化材料应用的因素有哪些

法律 (法规): 中草药能否用于食品?健康食品的宣称
两岸关係: 原料与产品如何交流?能否交流?
新兴材料(非传统来源)的观念接受性: 例如发酵产物、基因工程产物
感官品质(色泽/口感/味道) : 感官接受性佳的原料,或者接受性不佳但有技术可以改变

2008年普遍使用的天然抗氧化剂需具备哪些特色

功能: 同时延缓老化、预防老年痴呆症;减少癌症与心脏病或糖尿病的发生;使皮肤白嫩具有弹性。
材料: 食品、中草药、海藻类、动物组织(含海产品、昆虫或其分泌物等)、茶叶萃取物、植物萃取/纯化物质(例如葡萄系列, 药草/蔬菜系列等)
萃取技术: 与现今的技术可能差异不大;纯化技术(物理方法)可能有成长的空间
其他: 以生物技术生产天然抗氧化剂如小分子生太 类SOD及菌种改良或遗传工程产生抗氧化之特定代谢物

茄红素是否符合专家观察?可能新成分薑黄素? (验证分析)

20年内国内研究变化趋势 (生长曲线类推)

研究结论

  从产业特性发现,目前台湾的保健食品研发能量,建立在业者本身的并不是主流,主要还是透过国外引进原料或国内大专院校、财团法人的研究成果授权或转移而来,且以前三年热门的SOD产品来说,从文献累积数量曲线来看,确实有其关联性;所以,技术动态在学术论文的表现有其代表意义。从方法来说,此产业并不具备足够的历史资料。而专家的脑中的资料也并非全貌;并且开放式的问题对1/2的专家造成压力与困扰。并非他们对于专业内容不够熟悉,而是当放大问题的内容时,专家们并非平常就在思索着这些问题,且不善于表达想法;专家之间的确能够互补专长短及互相提醒部分原未注意的地方。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单用一种方法并不容易把结果找出来,需要配合其他的研究法比较容易得到完整的资讯。

  从专家提出的意见中发现,抗氧化剂的製程技术5年内并不会有剧烈的变化。当有人提出奈米製程后,我们将这个资讯提出来,再抛给专家视其反应为何?结果显示,保健食品专家们对奈米製程颇有一致性的疑虑。以抗氧化剂特性而言,许多特性都与市场需求息息相关;除了分子量小与抗氧化力是与吸收状态、供应效率有关之外,其他都与市场应用及消费使用有关。我们利用这个分析模式,配合全国硕博士文献资料库中,各项主题累积的文献走势来观察抗氧化剂的技术趋势,确实有其交叠之处。

回到 专业论文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