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G 客戶服務專區 service@e-sinew.com
姚念周
首席顧問

2008食品產業鼠年趨勢

2008/02/21
回專家觀點列表

姚念周 樞紐科技顧問公司 食品資訊第222期第24~30頁

  在一片物價上漲聲中,詭譎多變的豬年已來到尾聲,生肖頭的鼠年即將來臨,新的一年,可預計的,台灣將有很多的變化,有些變化無法預期結果,但是了解趨勢並做好準備應是每個人的希望。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產業環境與可以準備的方向,甚至準備不同的備案!

  先看一下全球市場的演變,過去不論經濟如何興衰,美國向來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但已有華盛頓的環保智庫「地球政策研究所」的研究指出,中國大陸已取代「世界最富有的經濟體」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國。數據顯示,在五個基本食品、能源和工業產品項目中,中國大陸有四項的消費量超過美國,包括穀物、肉類、煤炭和鋼鐵消費量目前已超過美國,只有石油消耗量不及美國;另外其電視機、電冰箱和手機的消費量,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只有汽車消費量落後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布朗說:「中國大陸的消費量超過美國,應視為中國演變成世界經濟領袖道路上的另一個里程碑。中國不再是開發中國家,它正在成為一個經濟超級大國,並正刷新經濟史。」。而華爾街日報針對多名經濟學家的最新調查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中國經濟將在未來20至40年內超越美國,中國大陸的繁華趨勢逐漸往內地擴散,內需已開始成為其經濟成長的強大引擎,就像早期的日本與美國一樣。另外,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也指出,美國長久擔任全球經濟火車頭的時代明顯漸褪,中國的表現則愈來愈搶眼,目前,中國以其11.5%的驚人成長率,已首度躍居全球成長的最大推手,使得中國今年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經濟成長最大動力,其預計中國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將分別達到11.2%及10.5%,遠高於世界平均值;報告亦指出,中國、印度及俄羅斯等三國,合計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將近二分之一。這些訊息在在顯示美國已不再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了。

  再以全球經濟成長率來看,IMF報告指出美國的2007年成長率下修0.1%,成為1.9%,2008年成長率亦從2.8%下修為1.9%;日本2007年預測成長2%,2008年由原有的2%預測值下修為1.7%,主因是日本雖然經過四年強勁成長,通膨陰影仍未盡去;歐洲和美國一樣面臨「內需遠景不確定」的問題,因此2008年成長率從2.5%下修為2.1%,歐元區13國2007年可望成長2.5%;台灣的2007年成長率從4.2%下修為4.1%,2008年的成長率由4.3%下修為3.8%。反觀,在中國和印度帶動之下,亞洲平均2007年成長率可達9.2%,2008年是8.3%。;其中中國2007年的成長率反從11.2%調升為11.5%,2008年預測值則為10%,中、美強弱易位明顯,IMF將2008年全球成長率預測值從7月的5.2%下修為4.8%,並表示這不是太樂觀的估值。從消費者信心指數來看,根據尼爾森調查(調查涵蓋了47個市場)發現,今年上半年的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總平均值較去年下半年微幅下滑2分。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印度,消費者最樂觀、最有信心,挪威及丹麥則分居二、三,香港自第13名前進到第六名、中國大陸則由第23名成長至第17名,都躍升不少,至於消費者信心指數最低的,則是南韓,葡萄牙、匈牙利、日本與台灣,都是倒數。在47個市場中,有35個市場皆呈現下滑趨勢,但香港、越南、印尼及瑞典等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卻逆勢成長,尤其是香港,消費者信心達到歷史新高,而越南亦已逐漸吸引眾人目光焦點,越南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一直持續穩定成長,目前已擠入全球前五名。

  顯然亞洲將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區塊,美商優比速公司(UPS)發布的年度亞洲區中小企業最新展望報告指出,亞洲區中小企業領導人對亞洲區內的整體經濟成長更加樂觀,特別是亞洲區內部的貿易成長最為強勁,其次為中東與歐洲,但台灣是看好比率增加幅度最少的地區,是亞洲12國中最低。此外,亞洲區有92%的中小企業主認為,中國將成為今年經濟成長前景最大的市場;其中,更有57%的中小企業主相信,中國在十年之內將趕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關於企業對成長前景方面,以印度的中小企業最具信心,有89%的中小企業領導人,預期未來經濟前景更佳。而萬事達卡發布的亞太市場零售指數成長預測,亞太區零售業在2007年下半年將持續成長,台灣成長狀況在亞太各國中敬陪末座,在12國中(針對亞太12國,包括澳洲、大陸、香港、印尼、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紐西蘭等)成長率排倒數第2,預期下半年成長率2.3%,僅高過日本,調查結果,以印尼成長幅度最大,印尼零售業2007年下半半估計有16%的成長率,菲律賓排第二,成長率預估有13.7%,中國大陸零售業的前景也持續樂觀,年成長率有12%,排亞太第三,大部分開發中國家的成長率,都會比「已開發」市場好,但和台灣同為「已開發」市場的新加坡、香港、南韓零售業成長預估,都各有3.6%、5.8%、4.5%的成長率,也都比台灣高。另外也有評估指出亞洲城市成長將最快速,據「富比世」雜誌評估,2015年全球人口最多的十大城巿大多會集中在亞洲地區,預測東京會以三千五百五十萬人高踞榜首,但由於東京人口增加減緩,未來看好的超級大城將是印度的孟買、中國大陸的上海和孟加拉的達卡市,回首1900年,當時全球最大城市是英國倫敦,人口六百五十萬,和現代大都會人口動輒破千萬不可同日而語,當時東京以一百五十萬人口名列全球第七大城市,而且是十大中唯一的亞洲城市,如今東京都會區人口增至三千五百廿萬,早已超越紐約成為全球人口最多都市,預計東京至少會繼續穩居冠軍至2015年,屆時印度的商業和娛樂都會孟買將躍居第二,上海將晉升為全球第七大城市。在在顯示亞洲在世界經濟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也有其問題,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一項報告,亞洲國家近年享有全球最快速的經濟成長,但貧富差距也逐漸擴大,該報告指出,過去10年左右,亞銀調查的21個國家中,有15國的貧富差距擴大,其中泰半是亞洲國家;只有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三個在1997年金融風暴中受創最重的國家例外,貧富差距增加最多的五個國家是:尼泊爾、中國大陸、柬埔寨、印度和南韓,台灣排名第六,接著依序是越南、美國、日本、菲律賓、巴基斯坦、德國,貧富差距通常是以一國的「吉尼係數」來衡量,係數0最完美,代表每個人的所得相同,1表示貧富差距最嚴重。中國大陸的吉尼係數從1993年的0.41上揚到2004年的0.47,貧富差距比美國的0.46還大,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大陸,貧富差距擴大的主因是農村與都市家庭所得不同,農業生產力的成長遠比製造業及服務業慢,所得增加從而緩慢,另一個因素是擁有技術與未擁技術者的所得差距不斷擴大,亞洲各國的高技術工人現在所得已日益與國際接軌。

  在亞洲經濟新趨勢方面,還有美韓已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雖然在南韓的工會和農團極力反對協定並激烈示威,譴責美商品大舉入侵將導致失業並傷害人民生計的情況下,這項協定將使南韓得以提高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取得比其競爭對手日本、台灣和中國大陸更大的優勢,同時,美國產品也得以大舉進入南韓,使南韓面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規模最大的開放局面,這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一九九四年生效以來,美國談妥的自貿協定中涵蓋範圍最廣的,也是南韓史上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兩國同意取消或降低範圍極廣的商品和服務關稅,包含金融服務和電子商務,除了由於韓國是我國主要競爭對手,對美輸出的產業項目多有重疊,初估對我出口影響約為20億美元(占台灣總出口比重約5%)外,還因美韓FTA內容列有投資專章,對雙方技術投資合作提供優惠,台灣很多高科技依賴美國技術移轉,可能會受到美韓FTA的排擠,影響未來美商在台灣投資和技術移轉的意願,因此令人擔心的是日後投資效果的長遠影響,如果美商因為與南韓簽署了FTA,因此大幅增加對南韓的投資,理所當然會使南韓與美國間的高科技合作關係更為緊密,未來有可能進一步威脅台商出口到美國的競爭力。坦白說除了美韓簽署FTA外,南韓還成功地進入東協,如今又獲准到大陸合資興建輕裂廠,變成台灣強勁的競爭對手,南韓政府強力作多,與台灣逐漸被邊緣化而束手無策形成強烈對比。於2005年東亞會議後,東協及大陸、南韓、日本2010年往來貨物將完全免稅,台灣業者憂心兩岸無法三通,無法維持穩定、和平的關係,不出十年,台灣產品將失去競爭力。

  再看一下與我們競合關係複雜的中國大陸,中國2007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非常迅速,其國內生產毛額(GDP)可能超過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已把2006年GDP增長率從10.7%上修為11.1%,經濟發展速度甚至超過去年原先的估計,其國家統計局宣布,根據去年人民幣對美元的7.97比率,中國2006年GDP最新的估計為2.8兆美元,也就是說,經濟成長率的上修可能使大陸的經濟規模在數月內超越德國,根據世界銀行資料,德國2006年GDP為2.9兆美元。但出口也使中國大陸與歐盟、美國發生經濟摩擦,這也是北京最頭痛的問題之一,不過中國產品仍繼續充斥國際市場,出口增長持續增長,中國正在向貿易盈餘世界第一的目標邁進,雖然今年下半年以來,大陸面對包括食品安全等各種[中國製產品]品質負面的事件不斷,讓中國的出口貿易受到一些打擊,也讓各界減緩對中國產品貿易的熱潮,但是全世界也已出現沒有中國貨該怎麼辦的依賴情結,中國已成為製造消費產品的世界工廠,只要全球消費者的需求繼續存在,中國的出口就會增長,中國政府採取措施影響這種增長,並沒有很大空間。也因為如此,中國本身的物價上漲也是煞不住車,其中國人民銀行表示,今年前七個月大陸通貨膨脹飛速增加,2007年大陸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可能突破人行設定的3%目標,7月甚至已高達5.6%,造成通貨膨脹甚至經濟過熱的疑慮,這將是影響經濟發展的變數之一。另外天下雜誌首度製作兩岸三地「華商天下1,000大」排名,兩岸三地華商1,000大中,有121家營收超過新台幣1,000億元,中國大陸有57家、台灣49家、香港15家,然而營業額前十大中,大陸的企業就有7家,台灣入榜只2家,香港則有1家;就兩岸三地華商獲利率表現,台灣以5.3%敬陪末座,華商1,000大的平均獲利率達9%,遠高於全球500大的6.4%,其中香港以22.5%最高,大陸以7.1%居次。顯然我們不得不正視這些現象,也必須設法找出競爭利基來。

  在台灣的發展方面,雖然世界經濟逐漸恢復榮景,但在這個景氣循環中,台灣經濟卻出現前所未有的無力感,即便強力動用雙率政策,讓新台幣匯率、利率維持在歷史最低水準,台灣經濟的表現仍居四小龍之末,名目經濟成長率甚至低於世界平均值。聯合報所做的調查「96年下半年產業景氣及企業投資動向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企業似乎看好下半年景氣,且是近三年來六次調查中最看好的一次,有30.8%的受訪企業看好所屬產業下半年景氣,遠比看壞的21%多出10個百分點,在各行業中,又以電子資訊、電機器材與工商服務業對景氣最樂觀,對景氣最悲觀的是商業百貨買賣與餐飲旅館業,看壞下半年景氣的逾半,從交叉分析得知,中小型企業對景氣的看法較為悲觀,尤其是資本額未滿1億元的受訪企業中,認為景氣會衰退的比率升高為34.2%,被認為會破壞景氣趨勢的因素則包括原物料上漲(占57.9%)、世界/美國經濟(36.4%)、能源價格(28.4%)、新台幣匯率(27.7%)和兩岸關係(26.4%),是影響景氣榮枯的重要因素。在美商UPS的調查報告也指出,台灣中小企業主最頭痛的三大商業問題為,「速度、彈性與改變的能力」、「產品及服務品質」,及「顧客忠誠度」;而妨礙台灣中小企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分別是缺乏政府支援、缺乏創新意念及缺乏人力成本。另外,《天下雜誌》的一千大CEO調查中,數字顯示了今年是企業家情緒最不滿、聲音最高的一年,66%的一千大企業負責人對於2006年台灣經濟情勢感到不滿意,11%的人感到非常不滿意,若是把兩個數字合起來看,一千大企業主對台灣經濟不滿的比例從2004年開始節節高升,今年更高達77%,展望未來,一千大企業負責人也不太看好台灣景氣,有56.8%的受訪者認為,台灣今年景氣維持不變,認為會比去年更差的則有25.1%,這兩者的比例,都比去年再往上升高。還有一個數字可以透露端倪的是,去年全球用量前三十大的機場中,台灣是極少數不增反減的地方,國內航空每年就已呈現十幾個百分比的衰退,代表做生意的人都不在台灣了,當企業家對台灣未來感到不確定,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用「錢」投票,一千大企業負責人對台投資態度愈趨保守,投資10%以下者躍為這些企業主們近年的主流選擇(佔35.4%),零或減少投資則佔了26.9%,超過半數不想在台灣作主要投資,這種保守的投資策略,反映企業對政策的不確定感,由於競爭劇烈且資源有限,當一千大企業負責人選擇減少在台投資,經營重心自然就挪向海外,有近八成的一千大企業,考慮在海外營運據點增才,而有六成以上表示,目前已在台灣以外(包括中國大陸)的地區佈局,而在這些企業菁英心目中,現在台灣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前三名的選項分別是研發(48.3%)、製造生產(44.9%)及行銷自有品牌產品(32.4%),但是台灣在比較能創造價值的功能上都呈現衰退,衰退的前三名分別是:全球運籌管理中心(下降17.1%)、研發(下降6.2%)及資金籌措(下降4.4%),而令人意外的是讓一千大企業負責人最念茲在茲的不是企業營運本身的課題,台灣競爭力下滑才是他們心中最大的苦悶,與五年前相比,67%的受訪者認為,台灣的國家競爭力在退步,在一千大企業負責人眼中,台灣目前面臨的三大挑戰,分別是政策不一貫/限制過多(至54.5%)、兩岸關係不明(50%)及陷入邊緣化(44%),認為未來政府最應該要做的是先營造有利企業經營及投資的環境(54.5%)、兩岸互動更加開放(52.3%)和建構前瞻性的發展願景(39.2%),可以看出對企業主而言,台灣目前的企業環境確實有許多令人憂心的障礙。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其發表「經濟成長之新挑戰」專題演講中表示,21世紀的台灣經濟將出現九大新的挑戰,包括:1.資源有限的挑戰:能源、水、其他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導致自然資源昂貴,也會影響經濟發展;2.金磚四國經濟崛起的挑戰:大陸、印度、俄國與巴西四大國加入全球經濟,對全球包括台灣都是很大的衝擊,不只是在人力、人才,還有土地與資本,將使全世界的競爭更為白熱化;3.人口老化的挑戰:人口老化的情況,使得社會福利愈來愈受重視,尤其醫療費用,這會讓經濟成長變慢;4.後照鏡現象的挑戰:現在有一種「後照鏡現象」,新一代對下一代期待提高,代代累積,這種期待提高,將來免不了失望,這種失望,也是經濟成長的新挑戰,試想,若企業裡頭有九成都是處於失望的人,對經濟並不好;5.M型社會的挑戰:這會造成中產階級減少,而中產階級減少,將是安定的最大敵人,中產階級減少絕對會限制經濟成長,會導致社會不安定;6.職業的多元化的挑戰:現在的年輕人選擇職業越來越多元,尤其大家傾向尋找高報酬、低風險的工作,這是知識經濟的後果,卻也因此導致經濟變數增加,衍生出許多經濟新工具,結果國家法令接不上,台灣本來就已經不夠接軌,現在又沒有法令銜接,也會是經濟的新挑戰;7.教育改革的挑戰:台灣目前最必須要做的就是教育改革,我們的教育一直到現在還是職業教育,雖然職業教育是基礎且必要,可是訓練創意,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及培養終身的學習習慣都亟需加強;8.政府法令規章的挑戰:法令規章對我們的經濟是阻礙的,這些需要突破才能讓經濟極限有所突破;9.價值觀的挑戰:必須能夠降低權力跟財富的價值,而提高「大我」的價值,也就是替家庭、公司、社會、國家、世界想想,降低金錢與權力價值後,將有效讓經濟成長邁向一大步。而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梁啟源認為台灣經濟面對的焦點不是物價的問題,是經濟成長的問題,是所得分配的問題,是因為「比較」出來的期望值落差,包括:1.和自己比較:薪水漲幅比過去少,物價卻上漲;2.和社會比較:貧富差距加大;3.和國際比較:經濟成長率相較於其他國家落後,比過去差。這種『比較』性數據與現象顯示台灣經濟似乎趨弱或下沉,也會形成因果循環。

  至於一般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在先前尼爾森的調查中,除台灣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倒數之外,倒是發現台灣人超愛存錢,有66%的受訪者表示,在扣除生活必要開支之後,會把錢存起來,是全球愛儲蓄國家中的第二名,只輸給三度蟬聯冠軍的泰國,不過,這訊息顯然對企業而言,並不是個好消息,因為根據主計處的最新預測,今年國民儲蓄毛額將高達3.7兆元,刷新歷年紀錄,儲蓄率28.9%也創下近19年新高,明年估計將直逼30%(29.86%),明年的超額儲蓄總額將竄升至1.2兆元的歷年新高(國民儲蓄總額3.7兆元,民間投資只能吸納2.5兆元),顯示國人消費心態保守,民眾不僅消費意願低落,投資意願也未見好轉,使得國內閒置資金無法有效導入投資活動,意味閒置資金浮濫,對總體經濟發展不利,主計處預測,今年的超額儲蓄率高達7.28%,改寫近四年的新高水準,顯示民眾找不到投資管道,還是繼續儲蓄,國內游資「氾濫成災」的情況,可能會愈來愈嚴重。去年因受卡債風暴影響,去年全年的國人消費大幅緊縮約一千一百億元,而今年預期僅會緩慢回升近85億元,主計處指出,國內經濟結構出現重大改變,向來與出口順差並列國內經濟兩大支柱的民間消費,去年由於雙卡風暴而出現重挫,全年只剩下1.53%的成長率,因此造成如今儲蓄率攀升至近19年來新高,當然自民國80年代以來,儲蓄率始終維持在25%上下,換句話說,國人平均每產出100元,就會儲蓄25元,今年已攀升為28.9%。中央大學台經中心2007年5月的調查顯示,國人對未來半年物價與家庭經濟的看法,是歷年調查新低,顯示民眾信心相當低迷,不利於民間消費提升,調查中包括國內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與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均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信心指數為32.60點,下滑6.85點;下降幅度第二的是「未來半年國內經濟景氣」,指數為45.85點,下降5.95點;下降幅度第三的是「未來半年國內就業機會」,指數為72.25點,下降2.65點;下降幅度第四的指標是「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信心指數為51.50點,下降幅度達2.35點。從經濟部的零售業統計亦可看出,零售業與去年同期比較,百貨公司營業額成長5.55%,超市成長8.25%,便利商店及量販店也有超過4%的成長,雖然均緩步成長,但成長力道顯然不足。至於台灣已逐漸浮現的貧富差距而言,行政院主計處所公布95年家庭收支調查,每戶可支配所得為91.3萬元,年增率達2.1%,其中最高所得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為182.7萬元,最低所得家庭則為30.4萬元,兩者差距縮減為6.01倍,但若扣除社福政策及租稅效果,台灣的所得差距倍數其實是7.46倍,是近四年來最高紀錄,國內M型化趨勢確有漸趨明顯態勢,主計處統計,去年年薪百萬元者計有92萬5170人,較前年人數增加6萬9053人,增加幅度是近六年來最高,但另一方面,去年年薪不滿20萬元的人數約有122萬2850人,也比前年增加3萬4832人,顯示國人所得高低差異也越來越大。甚至主計處公布的失業率,加計物價漲幅後,民生痛苦指數已攀升到4.06%,無怪乎消費信心是直直落。

  台灣的外銷表現上,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剛公布的2006年全球貿易統計顯示,台灣在全球貿易總額掉到第17名,是史上最差紀錄。除了前述韓國積極加入東協、與美簽訂FTA和積極投入大陸佈局之外,在中國大陸經濟崛起下,兩岸產品在日本、美國與歐盟等三個主要外銷市場的占有率,「我消敵長」情勢也愈來愈明顯,這代表我國在日本、美國與歐盟三大市場的競爭力相對減弱了,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世貿組織估計到今年底,中國可能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國,截至今年六月底,中國大陸外匯存底已高達1兆3326億元,台灣對外貿易雖然仍持續成長,但是與大陸產品在日本、美國與歐盟的市場占有率相較,台灣出現節節下滑情勢,反觀中國大陸卻是一路上升,1989年時台灣產品在日本與美國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24%與5.14%,但卻一路下滑至2006年的3.51%與2.06%,另外在歐盟市場占有率,也從1997年的2.29 %一路下降至2006年的1.92%。相對的,中國大陸產品在日本與美國市場占有率,從1989年的5.31%與2.53%一路上升至2006年的20.46%與15.51%。另外在歐盟市場占有率,也從1997的5.55%一路上升至2006年的14.18%(江丙坤,「台灣整體經濟發展之策略研析」報告)。另外,我國外匯存底「老三」地位也已失守,中央銀行2007年6月外匯存底餘額為2,660.52億美元,較俄羅斯外匯存底餘額2,841億美元為低,世界排名正式退居第四位,次於中國大陸、日本和俄羅斯,而且南韓6月底外匯存底餘額已達2,502億美元,與我國差距僅158.52億美元,金融界分析,我國外匯存底繼「保三」失利後,接下來可能面臨與南韓的保四爭霸戰,看來很快會被南韓追過。顯示我們必須重新塑造外銷市場的利基,積極開拓過去不熟悉的市場,否則將無退路。

  在理解整體經濟發展現況與預測之後,我們再從發展趨勢方面來看,日本商業企管腳步變化一向快速,重要的新趨勢也常在最短時間內影響並擴及鄰近國家,尤其最近陸續出現不少變化,值得國內業者參考與學習。第一個趨勢是人才管理的變化,因為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俗稱「團塊世代」的人口將從2007年起開始大量退休,被稱為「團塊世代」大量退休的元年,這批在1947年到1949年出生的工作族群,是支持日本二次大戰後經濟復甦的主力,他們的大量退休,意味企業面臨人才雇用管理上全新的挑戰,一下子少了許多具有豐富經驗與知識的工作人才,首先面臨的就是人才荒,如何維持和找尋企業所需的人才,已成為企業當務之急,在穩固既有工作力部分,企業可以現有屆齡退休員工退休後重新簽約雇用、延長或甚至取消強制退休年齡等方式來吸引員工,同時縮短高齡員工工作時間或增加他們的休假來增加員工續留意願;而增加外國人士和女性人才的多樣化人才雇用比率,也是日本企業的新趨勢之一;另外,新世代對工作的想法也不再像過去一樣,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公司,配合員工想法的轉變,許多企業也開始提供多樣化的彈性工作時間和環境增加員工向心力。另一方面職業選擇上也越多樣化,在當上班族和公司老闆兩極選擇之外,新流行趨勢是所謂第三類工作方式「IC(Independent Consultant)─獨立專業顧問」,這些具有專才的顧問可以同時接多家公司計畫,雖然保障降低了,但自由增加了,吸引不少人投入,這對業者而言,如何從委外的角度思考來降低本身的營運成本是一大趨勢。而從消費的觀點來看,如何開發出新產品和服務吸引這群擁有退休金和自由時間的消費主力,也將是企業的發展重點。第二個趨勢是行銷和管理重點的再聚焦,包括定價策略、加強售後服務、全公司風險管理和智慧財產權管理等方面,都是被矚目重點。在物價上漲的世界趨勢下,「如何漲價、又不流失消費者」一直是兩難的課題,甚至開始出現所謂專業的「CPO」(Chief Pricing Officer)職位,來主導從研發到販賣一連串過程影響下的定價策略;而從能源價變動、醫療費用高漲、年金費用擴大、世界政治或經濟的變化、天災等氣候變動,造成員工和顧客影響等危機的因應,都是加強售後服務與全公司企業風險控管考慮的範圍;在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上,由於商品生命週期普遍縮短,產品推陳出新的必要性日增,在短暫的商品壽命期中如何確實保障智財權成為日本企業越形重視的重點,他們一方面加強法律上的保護,一方面也逐漸有公司公開他們的「智慧財產經營報告書」,將無形的智財給予更具體的評估和描述,提供投資者參考,筆者相信在智慧財產管理議題上,非常值得我們業界學習,經濟部工業局也已針對這部份積極推動TIPS制度協助業者。第三個趨勢是併購及全球化風潮興起,外資企業透過在日本的子公司進行「三角合併」一事將被解禁,食品、電機、製藥和建設業都被認為是極可能有重要併購案發生的產業,除了股權的變化之外,在公司活動的變化上,不少日本公司被認為將繼續進行所謂的「超國家公司活動」,所有的零件調配都以在外國分公司對外國分公司的連結方式進行,不需再回到日本總公司,在外國分公司不只從事製造來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同時也深化在當地進行研發的比例或積極支援當地的教育或公共事務,真正達到所謂「超越國家」公司的目標,對公司形象和當地銷售也有極正面影響,相信這部份,國內業界也有相同的趨勢。

  權威財經雜誌「富比世」也報導了未來職業趨勢,從中可以觀察出產業的變化,該報導預測各種製造業、電腦程式設計師、新聞記者、政府僱員等工作需人額度不是銳減就是漲幅有限,找工作者最好能閃則閃,其中製造業必定越來越自動化,勞力密集度降低;電腦程式設計師需求則將成長趨緩;儘管媒體產業欣欣向榮,但網路進一步侵蝕媒體的生存空間,儘管事件還是需要有人報導,但是讀者兼記者的現象大增;各國政府勢必精簡人事,科技將取代更多辦公室工作。而報導中鼓勵投入的行業則是醫療健康、教育、休閒旅遊和金融等服務業的工作,這些產業前景可長可久。另外飛思卡爾(Freescale)總裁則認為綠色環保、人口高齡化、寬頻內容為未來幾年科技產業的三大趨勢;首先,一切綠化(green everything)為全球風潮,節省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只是各企業面臨的挑戰,這種永續發展的社會責任,將成為科技發展的核心;再者,人口高齡化帶動特殊需求,健康相關產業成為新的火紅商機;第三,寬頻和持續連結創造出新社群,也改變消費者的使用模式,產生各種新的商業模式。

  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提出「M型社會理論」後,世界莫不重視此一問題,所得分配不均,在全球化的時代,大家的問題都差不多,只是嚴重程度的差異,有些專家認為M型社會呈現出「鐘形」坍塌情況(即中間部分壓平),亦即所謂的中產階級消失了,有些專家認為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要在統計上實現,幾乎是不太可能,因為沒有一個國家的所得分配統計結果,會長得像「雙峰駱駝」。但無論如何,所得分配日益不平均的確是一個存在的現象,而且問題的確很嚴重,M型社會可以說是一種趨勢,而這種趨勢中背後代表的社會結構變化,是業者必須去觀察瞭解的,也應該花些心思去找出因應之道,例如我國主計處發表的95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最高20%家庭平均可支配所得為182.7萬元,是最低20%家庭收入30.4萬元的6.01倍,雖然低於94年的6.04倍,但若仔細檢視數據背後,最低所得組在95年的每戶平均消費金額30萬4,091元,而最高所得組的消費則達117萬3,099元,因此,可支配所得扣抵掉消費支出的金額後,最低所得組的平均每戶儲蓄只剩下183元,但最高所得組的平均儲蓄金額仍有65萬4,288元,最低所得的儲蓄率只有0.06%,與最高所得者的35.8%差了35.74個百分點,這樣的差距不可謂不大;還有家庭組成結構變化是個相當值得關注的問題,例如獨立的「老年戶」愈來愈多,調查的時候可能會屬於沒有收入的一群,結果被列為低所得的家庭,但是這些老年人雖然沒有收入,也許有退休金、儲蓄以及房子,並非沒有消費力,再者未婚或不婚的獨立「單人戶」也越來越多,單身者的家庭開銷與收入,當然會與三代同堂的家庭有很大的差別,還有彩色電視機不論所得高低每戶都超過一台以上,但在數位影音光碟機,就可以明顯看出消費傾向的不同,最低所得組約為0.23台,最高所得組則約有0.97台。另據主計處最新調查發現,躋身「百萬年薪俱樂部」人數連續六年增加,去年共九十二萬五千一百七十人,但年薪不到二十萬者也出現上升跡象,計有一百二十二萬兩千八百五十人。

  至於食品產業面對的整體趨勢變化,首要就是大宗物資的成本上漲,由於生物燃料日益風行、氣候變化以及印度和中國等國經濟體的成長等因素,全球穀物庫存正處於30年低點,國際榖物理事會估計2007-08年全球糧食產量將增長6.2%,達到創紀錄的16.66億噸,但由於供應不敷需求,食品價格仍將上漲,該理事會預測,今年全球糧食消耗將達16.80億噸,較去年增長3.1%,因此不足,再加上看準糧食價格上漲,國際游資熱錢湧向糧食現貨或期貨,推動全球食品價格節節升高,讓小麥、玉米、牛奶和食用油等農產品價格水漲船高,全球所有國家無可倖免,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全球食品零售價格正在飆漲,可能寫下30年來最大年增幅紀錄,近一年,玉米漲幅40%,小麥漲幅57%,黃豆漲幅43%,IMF統計過去18個月以來食品漲23%,聯合國警告糧食不夠養活全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農業經濟學家范龍貝說:「以前我們從沒見過這種規模。」,而德意志銀行的專家預估,這股漲勢將持續到2009年年初,遠比上一世紀70年代的那次漲勢還猛,屆時將寫下農產品漲價歷時最久的紀錄。另根據美國勞動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美國食品價格今年已上漲6.7%,比起去年一整年的增幅僅2.1%,相去不可以道里計,但美國研究機構Bernstein更預測,美國食品價格今年全年漲幅將高達21%;在英國方面,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食品價格上漲了6%,為近六年以來最高,也比整體物價指數帳幅2.8%高出一大截;歐元區國家食品價格漲幅較小,平均維持在2.5%左右,但仍高於物價整體上漲幅度,甚至如德國的牛奶價格比去年同期漲了近8%,奶油漲了4%,生產葡萄酒用的葡萄更漲了高達12%;在中國食品價格比其他物價的上漲速度也是快了一倍,漲幅至少為7.1%;在印度,一年來食品價格上漲了10%以上,是1990年代末期以來最大漲幅;即使經濟規模較小的土耳其、南非和波蘭,食品價格通膨的情況非常嚴重,如匈牙利食品價格的上漲率由前年不到3%激增至去年的逾13%。食品業者已開始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例如當美國鼓勵農民投入栽種玉米、大豆與油菜籽等可做生質燃料的作物,大麥等糧食作物反而乏人問津,但大麥減產將使啤酒價格居高不下,專家認為生質燃料快速崛起,讓歐美農業市場開始出現「結構性改變」,後果之一就是啤酒價格可能長期走高,但原料價格漲勢未歇,業者無法完全反應成本的增加,勢必得自己吸收一部分,專業分析師指出食品行業者憂心忡忡,擔心牛奶、棉花、咖啡、糖、可可、麵粉、黃豆等價格目前的漲勢,是出於結構性而非循環性因素,有經濟學家認為,形成這波食品通膨的因素將持續下去,未來幾年也許會捲土重來,甚至進一步助長通膨壓力,全球央行皆憂慮食物成本上漲可能引起消費者擔憂通膨加速,為抑制通膨預期,大國央行可能必須先升息,至少目前已促使英國、墨西哥、智利與南非各國央行調高借款利率。中國與其他新興國家經濟日趨繁榮也刺激需求,肉品與乳品等附加價值農產品尤其明顯,國內大宗物資供應商就悲觀看待國內長期物價走勢,認為肉品價格飆漲的時代,才要開始,先前國際大宗物資價格開始攀升,但台灣因消費者所得沒增加,肉品業者難以向下游反映成本,導致虧損連連,進而減少圈養,才會造成豬肉飆漲甚至缺貨的情形,即使現在農民願意增養,但豬隻從小豬到成豬出售,至少要一段時間,而國外豬肉價格也高漲,進口豬肉沒有利潤,因此專家預期,價格上揚後,回跌的機率不高。

  這個衝擊自然導致台灣進口物價上揚,再加上美國運往亞洲農產品貨櫃運價也因反映油價調漲,等於原料與運費都漲,導致國內動植物產品與調製品漲幅平均20%,大賣場的食用油已漲了15%~20%不等,奶粉也有20~30%的漲幅,麵粉約5%-10%的漲幅,而飼料業則因玉米價格的勁揚也順勢轉嫁成本,連帶的也拉升肉品類價格,肉雞價格日前即調漲逾10%,原物料上漲,各類食品也都上漲,以今年同期和去年比較,速食麵漲30%,鮮乳漲18%,玉米粒漲10%,冰淇淋漲16%,與世界平均漲幅比較算不錯的了,可是仍然人人壓力大,因為許多受進口物價上漲的廠商,都紛紛表示為了反應成本,但是考量國內景氣冷颼颼,只敢有些單品有調漲,還在密切觀察消費者的反應,業者能自行吸收的都已經盡量吸收,深怕逼消費者去試別的廠牌,也造成消費者愈來愈接受無品牌商品,如通路業者的自有商品,這更是品牌廠商的無形壓力。

  第二個國內食品業者面對地問題就是基本時薪調漲,從原本66元調整為95元,調幅高達44%,增加企業臨時人事成本,未來很可能將逐步減少兼職員工員額,而基本月薪也從原本的15,840元調升到17,028元,調幅7.5%,調查的受訪企業中,有69%認為薪資成本會增加,也有不少企業主認為會侵蝕到企業利潤。第三個問題則為包裝供應商反應國際紙漿漲價,漲幅達兩成,也讓業者像消費者一樣也面對什麼都漲的現象。第四個問題則為消費者的部份,食品業者面臨新一波消費者信心危機,由於大陸食品在世界各地頻傳食品安全品質問題,而台灣也有相當數量的進口來自大陸,包括原料及成品,自然也引起消費者關注,加上,台美貿易糾紛引發出瘦肉精議題,而這些問題也牽扯出國內業者本身也有問題,例如水產養殖、禽畜養殖等,食品業者的供應鏈已改變,隨著成長與創新,供應鏈許多環節都過於緊繃,在品質安全部分必須付出更多的心力,因為連歐美都出現類似的情形,據美國食品產業協會食品行銷研究所(FMI)調查顯示,現在只有66%的美國消費者對食品通路銷售的食物有信心,是1989年來最低,消費者對餐廳的信心更低,只有42%相信外食安全,38%乾脆避免在一般通路購買食物或食品,尤其是農產品、肉類與禽類,美國農產部的數據則顯示,美國每年因為五種寄生於食物中的細菌花費的醫療成本、造成的生產力損失與提早死亡,換算起來高達70億美元,國內雖沒有完整的上述調查數據,但觀察到的現象亦是如此,為提振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食品公司紛紛祭出種種預防措施,標榜可靠的原料來源與領先的安全檢驗,從另一角度而言,這也是必須花費的成本,不論是取得獨立第三者認證單位的檢驗認證(CAS、GMP、HACCP、ISO22000、有機認證),或者採用標準衛生設備設計,或者推動開始熱門的食品生產履歷,或者食品追溯制度等等,為的就是希望獲得消費者選擇的信心。另一個趨勢就是食品標示的部份,包括產品貨架壽命或賞味期限、成分標示(含如反式脂肪酸)、產地或製造商標示等等,消費者越來越重視,也逼使業者越來越重視,在貨架壽命部分已有業者委託我們尋求[可自動提供過期提示或承諾提醒]的先進包裝技術來增加產品的競爭力,反映出業者正尋求突破的機會點。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亞洲食品業勢必將領風騷,德意志銀行說,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中國大陸與印度經濟起飛,生活水準上升,將提高肉類與穀物等食物的需求,使亞洲食品生產商的股票成為「終極強勢股」,包括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太指數今年來上漲4.5%,而成份股中的大成生化科技(Global BioChem)等四檔農產股,今年來平均漲幅約為指數的十倍,達45%,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推薦投資人買進生產玉米製品的大成生化,和中國糧油控股、超大現代農業和澳洲Futuris等公司的股票,德意志銀行澳洲基金管理部主任巴伯說:「所得增加及人們更講究飲食,花在食物的錢因而增加。我們正加碼投資從這股趨勢獲利的公司。」

  現在來看看我們自己,食品所資料顯示2006年我國食品工業(含食品及飲料)產值約為新台幣4,319億元。在進出口方面,2006年食品業貿易額合計為1,587億元,入超531億元,較2005年407億元,食品業入超增加124億元,透露出我國食品進口增加而出口減少,數據顯示雖然進口值增加,但實際進口的數量卻減少1.99%,顯示食品進口單價上升,相對的,出口數據則為食品出口單價下跌,國際競爭相當激烈,該資料預估2007年整體食品業產值為4,337億元,而進出口值分別為1,144億元(+8.04%)、528億元(+0.16%)。我們除了簡單討論幾個大家都已熟悉的主力市場包括保健食品、飲料、調理食品外,有幾個新興的概念市場興起,值得我們參考注意,包括[健康的休閒食品市場] 、[彈性素食市場]與[安全概念食品市場],其中健康的休閒食品與彈性素食的市場我們已於先前[食品產業如何順應健康需求趨勢]一文中(食品資訊第221期p24~28)介紹過,不在此贅述,本文將簡單介紹安全概念食品市場。

  首先在保健食品部分,食品所發表的報告顯示我國保健食品營運業者約600家,其中生產製造商220家,生產製造商又以製藥廠商為多,食品廠商及生技廠商次之,目前有高達九成的機能性素材自國外進口,國內保健食品約有3,000種產品項數,而通過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有107項(2007年10月止),我國保健食品可分成傳統食用型態的食品及非傳統食用型態之膠囊錠劑類,主要銷售品項以維生素、礦物質、雞精為主,估計整體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約600億元,其中非傳統食用型態之膠囊錠劑類約280億元,傳統食用型態之保健食品約320億元。而通路的發展,除了原有的直銷、藥局、藥妝店等通路仍為主流外,虛擬通路的電視、型錄、網路等通路也逐漸熱門,尤其是電視購物的業績成長力道驚人,許多知名業者紛紛投入,另外活動式置入性行銷與異業結盟行銷方式(如美容沙龍/健身房)也開始嶄露頭角,不過虛擬通路等非傳統通路,目前仍然有出現所謂的[某某認證]或[某某單位檢驗背書]的濫用浮誇的現象,尤其是所謂的美國FDA認證部份,實際上美國FDA沒有關於食品或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的認證,只有所謂FDA註冊(FDA registration),而註冊的證書亦非美國政府所發,而是由所謂的third party所發(www.e-sinew.com),一如ISO的證書一樣。而隨著衛生署規格基準型健康食品認證的開放,預期我國通過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數將加快,對於保健食品的市場發展將有正面助益,我們會呼籲同業若要走認證的這條路,應該從衛生署的[健康食品]認證去進行。至於在產品開發方面,已逐漸轉向重視與生活習慣或文明病相關的一般食品型態發展,如調節體脂/血脂相關食品、保護牙齒/眼睛/口腔相關食品、調節血糖相關食品、調節免疫力/抗氧化相關食品,產品型態以飲品或點心居多,若能融入三餐則更符合新熟年族的需求。在行銷的異業結盟上,可以思考與其他食衣住行育樂與健康有關的[健康產業]相結合,例如台灣健康產業協會(www.taiwanhealth.org)就積極推動這種概念,或者其他結合的組織都有助於健康市場的擴大。

  至於飲料部分,台灣區飲料公會公布2006年台灣飲料市場銷售金額,國內飲料整體產值約493億元,小幅成長3.1%,除了碳酸飲料及運動飲料都衰退外,其中碳酸飲料衰退幅度高達8.0%,其他包括果蔬汁、茶飲料、水及咖啡等市場,都有微幅成長,其中總產值以即飲茶市場最大,以210.75億元居冠,占比高達約42%,較前年成長5.6%,為第二高成長率;包裝水則是成長幅度最高,達8.8%,首度超越碳酸飲料,位居第四大產值,過去含糖與不含糖茶飲料的市占率約為五比一,近兩年來,減重、養生觀念興盛,兩者已勢均力敵,業者進而開發所謂不含糖或者去油脂的油切系列,目前市況呈現含糖、不含糖、油切比是二:二:一,預計短期內,茶飲料的主流地位都不會被取代。另外同樣因為健康趨勢抬頭,果蔬汁市場前景看俏,去年日本市場成長最多的就是果蔬汁,預期也會成為台灣飲料市場的趨勢,目前國內果蔬汁市場,例如優鮮沛首度推出草莓及藍莓的混合果汁,波蜜則推出一日蔬果汁,因此複合性配方的果蔬汁將是一種新嘗試趨勢。整個飲料市場2007年可望達500億元,預估未來六大品項的飲料分界亦將日益模糊,例如茶加果汁變成水果茶、果汁加醋變水果醋、果汁加牛奶或豆奶等,複合飲品將把健康與趣味結合。當然前述的原料成本及包裝壓力,飲料一樣要面對,但因業者直接面對末端消費市場,直接漲價不易,只能透過發展高附加價值及機能性飲料等新產品模式,以提高產品售價,所謂提高附加價值,除了用複合的概念外,也包括利用視覺設計提高產品價值感覺得部份,也是筆者先前提到的[五感行銷] ( 食品資訊第215期p28~30)應用之一,尤其是利用包材設計產生質感,是值得思考的方向,也是我們推廣的主要項目之一。

  調理食品或HMR的市場可以確定的是冷凍市場越來越多元,從蔥油餅到各種炒飯/各種焗麵,不斷突破感官品質與便利性,不過冷藏及常溫的高品質即食餐點還是消費者最需求的品項,尤其是能帶著走的,或者回家後可以快速變成餐桌上的菜餚的最受歡迎,從年節食品菜餚逐年火紅就是明證,而鮮食產業的發展已改變消費者原有的消費習慣,以便利、新鮮、美味等為訴求的鮮食,成為國內消費者飲食的另一種選擇,但歷經十年的發展,目前已發展到成熟期,近年國內鮮食產業產值並沒有大幅度的變化,估計整體鮮食市場規模約為150 億元,也由於已進入成熟期,如何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並拉長拉高產品生命周期是業者必須突破的重點。整體而言,據統計全台每天外食人次有1,770萬人次,外帶餐飲比例高達72%,居亞洲第二高,加上灣人每天加班平均4小時以上,以及停車位難尋,成為帶動外送餐飲市場規模擴大的重要因素,連麥當勞這個餐飲連鎖的巨人都逐步投入外送,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說,外送服務的需求一直都存在,美國及日本等地,都可看到很多外送服務,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外送服務的精緻度也會跟著升級,由於技術的極限,目前外送商品以便當、飲料及咖啡最多,加工業者如何搭配這些通路提供更多元的可外送產品,勢必可以造成多贏的局面。

  在安全概念食品市場方面,則包括原本大家已熟悉的有機食品市場外,還有所謂的非(或無)基因改造食品市場與無過敏原食品市場,當然有機食品市場已發展多年,目前包括永豐餘、台塑及統一等三家企業集團,近年來積極跨足有機食品市場,其中永豐餘已成為亞洲最大無毒生鮮供應商,台塑則建構國內最大有機肥料生產基地,統一也透過各項機能食品來源,供應國內500家以上有機門市,顯示有機產業蓬勃發展,除三大集團外,還有不少有機食品公司以特色商品為主力,以經銷商起家的有機園生技公司,全省有七家直營門市,每月供貨量700多項,以機能性食品為主力,大侑企業以有機食材搭配調理機銷售,康後生機以機能食品為主力,並透過營養師定期為經銷商講售營養課程,而無毒的家則透過一系列進口果汁產品,在全省有逾100家加盟店,香菇王則是國內知名進口食品代理商,引進日本及歐美等地高價位知名品牌食品達20年,香菇王近年來業績大幅成長,印證養生及有機食品的商機浮現,連目前與消費者關係最密切的便利商店,也開始強調「無添加」特色,統一超商歷經多年研發,去年開始主打「無添加」,強調所有鮮食都沒添加防腐劑及人工調味料,要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在在顯示消費者注重安全概念的風潮已形成。農委會調查,全球有機產業每年以二成幅度成長,歐盟各國計劃2010年至少有一成農地須推動有機農業,台灣目前推動有機農業的土地只占0.1%,農委會去年決定每年撥款增加有機農業栽培面積,2008年要達到3,000公頃。不過依筆者的觀察,台灣的有機食品產業,因為環境限制的因素,加上有機認證的爭議,要發展本身的有機生產產業會有很大的瓶頸,並不是很樂觀,但有機消費產業則是有很大的發展機會。至於非基因改造食品部分,基因改造食品在1994年問世,把植物或動物基因轉移到植物的改造程序,目的不外是提高產量、抑制病蟲害、減少殺蟲劑用量,使農產品產量大、售價低,對發展中國家幫助甚多,但由於對於基因食品是否會對人類或環境造成影響,在科學認知上一直沒有定案,不過目前除了只有歐盟的消費者比較在乎是否為基因改造食品,且國家政策訂定較嚴格的規範外,包括美國等國家消費者並未表現出非常在乎的意向,政府也並無相關規範,但一些專家與消費者團體則一直呼籲這類食品都該有清楚標示,讓消費者能夠有所選擇,不過由於缺乏強制動機,業者沒有很大的動力去進行相關標示,但也可以讓有心經營這個市場的業者,反過來經營這個市場,就是強化標示[非基因改造食品]的標示,不過標示前當然必須謹慎確認本身的原料來源確實非基因改造食品,因為放眼全球,許多大宗食材要有真正非基因改造者不多,不過這個市場在台灣有多大,投入前應該事先進行相關市場調查,根據我們的小規模調查顯示,台灣的消費者對是否基因改造的食品在意動機不明顯,尚須確認。   所謂無過敏原食品,凡是因飲食所引起的過敏反應或身體不適症狀,統稱為食物敏感症(food sensitivity),可再進一步區分為食物過敏症(food allergy)與食物不耐症(food intolerance)兩類,造成上述症狀的過敏原食物種類,美國農部已鑑定出超過160種,其中不少是日常飲食必需食品,如牛奶、蛋類、魚類、貝類、堅果、花生、小麥、大豆等,由於有不少消費者因誤食過敏食物而致死案例,各先進國家於近年內陸續施行含過敏原食品之標示規範,但各國規範之過敏原食品種類各有不同,其中日本最早在2002年4月規定雞蛋、牛奶、小麥、蕎麥和花生等五種食品必須加以標示;歐盟在2005年11月規範12種;美國與英國則2006年初與年底跟進,分別規範8種及12 種,因為各國法規的施行以及消費者的需求,促成不含過敏原食品在近幾年的發展,未來成長可期,此種不含過敏原的食品,龐大的潛在族群,形成巨大市場商機,在不含過敏原之眾多食品中以無麩質(gluten-free)食品及無乳糖(lactose-free)食品的開發最受廠商青睞,其中無麩質食品,就目標族群來看,由於食品中含麩質是造成乳糜瀉症狀主因,根據Mintel報告,2005年英國無麩質食品市場規模達9,000多萬美元,另據Packaged Facts資料,美國2007年該類產品市場已達8.7億美元,而隨著美國國會要求FDA需於2008年對無麩質食品定義,預期將推升無麩質食品市場成長,預估至2010年,美國無麩質食品市場規模將增至17億美元。另據International Dairy Foods Association推估,西方國家乳糖不耐症患者人數比例約5%,不耐症患者亦會因為攝食乳糖後會產生腹瀉現象,但在亞洲及非洲地區,則高達九成之多,目前這些地區大都以非乳製品,如大豆、米、燕麥、堅果等製成之飲品替代。由Mintel Global New Product Database顯示,乳製品新產品推出數最多且推出地區以歐洲與亞洲為最,未來若能在無(低)乳糖食品方面,克服亞洲地區消費者對乳糖不耐的問題,乳製品在亞洲地區銷售將向上推升。早期不含過敏原食品之銷售管道,有近四成是經由健康及天然食品店銷售,另有二成是經由特殊食品網站或型錄行銷,僅14%是經由食品超市,但此類食品逐漸由小眾市場轉變成大眾市場,許多超市量販業者看準消費者期望在一般食品通路購得全家人皆可食用之不含過敏原食品的商機,紛紛加入市場。延續國外對於過敏原產品標示法規陸續公布,衛生署已進行了我國國人常見過敏原調查研究,該署亦於2007年7月12日公告健康食品中之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評估方法,目前雖可見市售強調適合過敏體質食用之食品,但大都以鎖定嬰幼兒為目標族群,產品推出則以不含麩質之麥粉、或不含乳糖之奶粉等為多,不過由國外經驗顯示,開發不含過敏原食品,應首先開發國人經常食用產品為優先,可預期將陸續吸引廠商投入不含過敏原食品開發,成為安全概念食品市場的新利基。

  面對上述的環境不利因素以及相關發展趨勢,在此建議幾個方向,大家共同努力來建立屬於自己的競爭能力,首先在國際原物料大漲,面對原料成本持續攀高的情況下,可以採取採購的一些應變分式包括:聯合採購、合船運送、改簽訂長期合約、提前預購、增加供應商來比價、改變材料結構及找尋亞洲貨源就地採購等方式,以提升議價能力與降低原料成本的方案。

  另外台灣中小企業未來致勝的關鍵在「新速度競爭力」,應把過去獨霸的製造能力所鍛鍊出來的「速度」與「彈性」優勢,用在關注整個市場的需求,活用至更多面向,快速回應市場、提供客製化產品及服務、提升顧客忠誠度,全面性地運用高效能且透明化的供應鏈,打造傲視群倫的競爭力,如何建立速度與彈性,其實主要是建立知識庫與知識分享的創意激發制度,也就是導入行動的知識管理制度與有效的創意管理制度,自然可以建立起有競爭力的速度與彈性優勢。2007年《UPS 亞洲商業監察》調查結果顯示,與去年比較,今年亞洲地區中小企業對亞洲整體經濟成長更為樂觀,其中台灣中小企業回復信心的比率更居亞洲第二,僅次於印度,顯示台灣中小企業對自身競爭力的認知轉向正面,積極迎向全球市場,有關未來展望,亞洲中小企業的整體心態呈樂觀預期,但南韓、印尼、泰國、印尼、香港樂觀比率逆向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已連續三年上升,顯示中小企業活力旺盛,該調查亦發現台灣中小企業認為「創新」與「打入海外市場」是最大的成長瓶頸,另一方面,由製造生產轉型為國際品牌時,中小企業認為最關鍵的因素是「產品創新能力」、「良好的品牌經營及行銷能力」,以及「快速反應市場變遷」,這些瓶頸在大企業都算是大工程了,何況是中小企業,不過中小企業可以做的就是借力使力,透過運用外部資源,包括委外、結盟、合作等方式獲得外部的力量,在創新的概念上,不必守著樣樣創新研發都要從自己手上出來,加州大學著名管理學教授就提出了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的概念,認為獨立創新是過去式,因為研發的變革不再守著R&D,已演變成可以A&D或C&D,A是自外獲得(acquir),C是連結(connect),未必樣樣是R式的自身研究,反而會驅動更多的成長,重點應放在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上。

  還有從大趨勢來看,由於我們產品貿易外銷的競爭力逐漸下滑,最該投入應該是無形的資產外銷,也就是智慧財產的外銷,智慧財產的盤點/取得/保護/維護/運用等等將為企業投入的重點工作(www.e-sinew.com),如此才有辦法運用智慧財產來獲利,也將是最好的獲利模式,加上上述我們提到開放式創新的概念,獲得別人的智慧財產,也是業者可以評估的模式,因此智慧財產的交易也已成為新興趨勢,包括品牌交易、技術交易(可參考http://www.e-sinew.com/SIPT)、經營know-how交易等等,或者策略聯盟、交叉相互授權等等都是可以思考的模式,因為國際化本身的思考重點就是資源互補的概念,尤其是對資源不多的中小企業而言,資源互補思考的角度益形重要。

  最後,創造成功與複製成功的關鍵都在人,使一家公司脫穎而出,有別於其他公司的是人才的知識與能力,因為絕大多數組織都可以取得相同的技術、機器、原料,在任何自由經濟市場,絕大多數公司面對的人才庫甚至相同,成功企業的成功部分當然歸功於這些層面,但使這些層面發揮充分效益的是優秀的人才。而抄襲者心態的一個明顯例子,就是忽略了人才需要培育與發展,絕大多數仿效者相信,只要實行成功企業的方法與制度,就能獲致和其相同的成就,然而我們明確的知道,在一個要求傑出績效又同時願意對員工提供支援與鼓勵的體制中,員工才能有效地致力於改善績效表現,因此優秀的人才,再佐以絕對需要優秀人才的制度才是成功之道,中小企業切勿認為公司小員工少,培育人才不重要,各種教育訓練與制度絕對是公司能穩定成長的最重要一步棋。

TOP